蜥易

中药材源远流长,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蜥易”的别名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,探寻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蜥易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四脚蛇、草龙、蜥蜴、山龙子、守宫、石蜴、泉龙、猪婆蛇、五寸棍、蜥易、易蜴、猪蛇婆、五寸棍、石龙子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1.《本经》。

2.陶弘景:石龙子,其类有四种,一大形纯黄色为蛇医母,亦名蛇舅母,不入药。次似蛇医,小形长尾,见人不动,名龙子。次有小形而五色,尾青碧可爱,名断蜴,并不螫人。一种喜缘篱壁,名yan蜒,形小而黑,乃言螫人必死,而未尝闻中人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蜥易图片

炮制

捕得后处死,割除内脏,洗净,置通风处干燥,或晒干。

药性

寒、小毒

味道

功效

镇痉、散瘀、祛风、解毒、行水、破血、利小便、利水通淋、解毒消肿

应用举例

①治小儿颓:蜥蜴一枚,烧灰,末,以酒服之。(《备急方》)

②治诸瘘不愈:蜥蜴(炙)三枚,地胆(炒)三十枚,斑蝥(炒)四十枚。为末,蜜丸小豆大。每服二丸,白汤下。(《刘涓子鬼遗方》)

③治久年不愈的臁疮,九子烂疡及一切无名肿毒:石龙子、壁虎、千脚虫、滚山珠、娱蚣虫、铧头尖蛇等分。熬膏外用,或泡桐油外搽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用法

0.5~1钱。作散剂或熬膏。 内服:烧存性,0.5~1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熬膏或研末调敷。 内服:烧存性研末,1.5-3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熬膏涂;或研末调敷。

注意事项
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恶硫黄、斑苗(蝥)、无夷。"

②《纲目》:"娠妇忌用。" 孕妇禁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蜥易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