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距粟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鸭距粟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鸭距粟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龙瓜粟、鸭爪稗、鸭爪粟、龙爪稷、鸡爪粟、云南稗、雁爪稗、鸭距粟、龙爪粟、野粟、穇子

出处

《救荒本草》 出自《救荒本草》;1.《救荒本草》:穇子,生水田中,及下湿地内。苗叶似稻,但差短,梢头结穗,仿佛稗子穗,其子如黍粗大,茶褐色。

2.《纲目》:穇子, 山东、河南亦五月种之。苗如茭黍,八、九月抽茎,有三棱,如水中ZHE草之茎,开细花,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种子球形,直径约1.5mm。种皮呈褐色,表面有不明显的皱纹。种仁小,黄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

图片

中药材鸭距粟图片

药性

温、无毒

味道

甘、苦、涩

归经

胃、肺、脾、大肠

功效

补中益气、厚肠胃

用法

内服:适量,煮粥食或磨作面蒸食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鸭距粟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