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松鼠骨

中医资料合集,免费下载

中药材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药用价值,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本文将介绍“岩松鼠骨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学的魅力所在。

名称

岩松鼠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臊挠子骨、岩松鼠骨、扫毛子骨、石老鼠骨、岩松鼠骨

出处
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
来源

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生药全长约200毫米左右。骨骼上带有残肉及肌腱,头颅呈长椭圆形,上下颌带橙色门齿各一对,四肢弯曲,尾椎骨细长,排列成鞭状,有时并留有灰黄的毛。气腥。

图片

中药材岩松鼠骨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咸、甘

归经

功效

活血止痛

用法

内服:焙焦研粉,黄酒冲,5-15g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岩松鼠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