鸭血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宝贵资源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效果备受推崇。本文将介绍“鸭血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中药材的奥秘。

名称

鸭血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家鸭、鸭血

出处

《本草经集注》 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。《本草便读》:鸭血功专解毒,但须热饮方解,亦古今相传之法耳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鲜血为红色液体,易凝固。有的加盐水中加热成赭色块状,细腻或内部有许多小孔,易破碎,手挤压易变形而水被挤出。气微味淡。

图片

中药材鸭血图片

药性

寒、无毒

味道

归经

肝、脾

功效

补血、解毒、清热

应用举例

①治小儿白痢,似鱼冻者:白鸭杀取血,滚酒泡服。(《摘元方》)

②治经来潮热,胃气不开,不思饮食:白鸭血,头上取之,酒调饮。(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鸭血酒)

③治中风:白鸭血,一日约两杯,早、晚食前一小时饮用。(《动植物民间药》)

用法

生鸭血,每日早晚饭前1小时饮用,每次1茶杯。 内服:热饮或冲酒饮。外用:涂敷。 内服:乘热生饮或隔水蒸熟,100-200ml。外用:适量,涂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鸭血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