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鸡冠花

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关注。本文将介绍“野鸡冠花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。

名称

野鸡冠花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野鸡冠花、狗尾花、狗尾苋、草决明、牛尾花子、狗尾巴子、野鸡冠花子、牛尾巴花子、青葙子

出处

《本经》 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来源

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本品呈扁圆形,少数呈圆肾形,直径1~1.5mm。表面黑色或红黑色,光亮,中间微隆起,侧边微凹处有种脐。种皮薄而脆。无臭,无味。 干燥种子扁圆形,中心较边缘稍厚,直径1~1.5毫米,厚约0.5毫米。表面平滑,黑色,有光泽,侧面有一微凹的脐点。种皮薄而脆,易破碎,内面白色,微臭。商品中常有残留的黄白色果壳包被于种子上端,果壳如帽状,顶端有一细丝状的花柱,长约4~5毫米。以色黑光亮、饱满者佳。全国各地均有生产。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(鸡冠子)不少地区习惯作青葙子使用,并已有较长的历史。二者外形相似,区别点在于:鸡冠果壳上残留的花柱,长约0.2~0.3厘米,约比青葙短1/3左右;如以扩大镜观察,鸡冠子表面有细小的凹点,而青葙子则不甚显着。参见"鸡冠子"条。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,中央微隆起,直径1-1.8mm。表面黑色或红黑色,光亮,于扩大镜下观察,可见网状纹理,侧边微凹处为种脐。

种子易粘手,种皮薄而脆,胚乳类白色。气无,味淡。(图2)以粒饱满、色黑、光亮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黑灰色。①种皮表皮细胞暗棕红色。断面现类方形,径向27-56μm,切向约至35μm,外壁色深,极厚,具垂直或稍斜向的条状增厚,径向壁稍厚,弯曲;表面观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直径15-37μm,具致密网状增厚纹理。②种皮内表皮细胞多角形,具细密平行的角质纹理。另有色素层细胞、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。(图3)

图片

中药材野鸡冠花图片

药性

寒、无毒、平

味道

苦、甘

归经

肝、心

功效

明目、清肝火、退翳、祛风、清肝、益脑髓、坚筋骨、明目退翳

应用举例

①治风热泪眼:青葙子五钱,鸡肝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②治夜盲,目翳:青葙子五钱,乌枣一两。开水冲炖,饭前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③治鼻衄出血不止:青葙子汁灌鼻中。(《广利方》)

④治头风痛:青葙子五钱至一两。煎水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用法

9~15g。 内服:煎汤,3~5钱。 内服:煎汤,3~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捣汁灌鼻。

注意事项

《本草备要》:"瞳子散大者忌服。" 《本草备要》:瞳子散大者忌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野鸡冠花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