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山豆根

中药材源远流长,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。本文将介绍“野山豆根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带大家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,探寻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野山豆根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野山豆根、扫皮、胡枝子根

出处

《江西民间草药》 出自《江西民间草药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,稍弯曲,长短不等,直径0.8-1.4cm。表面灰棕爸,有支根痕,横向突起及纵皱纹。质坚硬,难折断。断面中央无髓,木部灰黄色,皮部棕褐色。气微弱,味微苦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野山豆根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功效

止血止带、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活血止痛

应用举例

①治腰膝疼痛:胡枝子根、猪瘦肉各二两,黄酒半斤:开水一碗冲炖,分二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②治妇人赤白带下:胡枝子根一两,用猪瘦肉四两炖汤,以汤煎药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③治脱力:胡枝子根,炖老酒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④治流柱肿毒:胡枝子根皮研极细末,鸡蛋白调敷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 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炖肉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,调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野山豆根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