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象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,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介绍“印度象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。

名称

印度象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亚洲象、印度象、灰象皮、白象皮、象皮、象皮

出处

《医学入门》 出自《开宝本草》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干燥皮块,大多呈长方形及方形,亦有形状不规则者,大小不等,厚O.5~2厘米。外表面浅灰黑色,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,有时可见棕黑色长毛及多少不等的皱纹。内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,有纤维状露出物及皱纹。质坚硬。切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,薄片半透明。气微腥。以干燥、片大、皮厚者为佳。 性状鉴别,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,大小不等,皮厚1-2.5cm,外表面淡灰棕色或暗灰色,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和疏松不等的皮肤皱褐,有时可见棕色长短不等的粗毛,内表面较粗糙,灰黄色至灰棕色,有纤维状露出物。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,半稼明,表面颗粒凸凹较钝,质坚硬,味咸微腥。

显微鉴别,切面观分为表皮层及真皮层。表皮层又分为3层,外层角质化,灰白色半透明;中层细胞排列较疏松,浅黄色;内层细胞排列紧密,深黄棕色。真皮层宽广,灰白色可见树状肌纤维。

图片

中药材印度象图片

炮制

象皮粉:先将滑石粉放锅内加热,倒入象皮,烫至鼓起并呈焦黄色时,取出,筛去滑石,放凉,碾成细粉即得。 取象皮浸泡约3天,洗净,稍闷,晒至八成干,再沾水一次,至内外湿度一致,切成厚约2毫米的薄片,晒干。或用文火烤软,乘热切片亦可。象皮粉:先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,倒入象皮片,用强火炒至稍鼓起,呈深黄色时取出,筛去滑石粉,放凉,碾成细粉。 取象皮浸泡约3天,洗净,稍闷,晒至八成千,再沾水一次,至内外湿度一致,切成厚约之毫米的薄片, 晒干。或用文火烤软,乘热切片亦可。象皮粉:先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,倒入象皮片,用强火炒至稍鼓起,呈深黄色时取出,筛去滑石粉,放凉,碾成细粉。

药性

温、无毒、平

味道

咸、甘

归经

脾、心、膀胱

功效

生肌、敛疮、止血、止呕、去腐、祛腐、止血敛疮

应用举例

①治烂孔极大者,并治刀伤跌损,出血不止者:猪身前蹄扇骨十两(煅炭研粉),象皮(炙炭存性研末)一两。和匀同贮,凡烂孔如掌大者,掺上收小,后用六和散敷。(《外科全生集》象皮散)

②治烂孔收小者:海螵蛸、水飞龙齿、象皮(煅存性,研极细)、血竭、乳香、轻粉各等分。共研细末收贮,或干掺,或用鸡蛋熬油调拂。(《外科全生集》六和散)

用法

外用适量,研粉敷或熬胶涂。 外用:熬膏或研末调敷。 外用:适量,熬膏巾;或研末调敷。内服:入丸、散。

注意事项

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。 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印度象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