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蛤

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博大的医学价值,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本文将介绍“圆蛤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为大家呈现中医药学的精髓。

名称

圆蛤

类别

食材

别名

花蛤、黄蛤、圆蛤、白利壳、文蛤

出处

《本经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性状

贝壳略呈三角形,向外隆起,外面灰白色,近壳顶处或全部布有棕色或银灰色轮纹,或被棕色薄膜,平滑而有光泽。内面乳白色或略带青紫,平滑,亦有光泽。质坚硬而重,断面显层状。气无,味淡。以光滑,黄白色,无泥垢者为佳。

图片

中药材圆蛤图片

炮制

文蛤:洗净晒干,碾碎。煅文蛤:将文蛤置无烟火上煅红,取出放冷,碾碎。

①《本草汇言》:"用酒煮一时,乘热捣细用。"

②《本经逢原》:"用酸浆水或醋,煮半日许,捣粉用。"

药性

平、无毒、微寒

味道

归经

肾、肺、膀胱

功效

利水、化痰、软坚、利湿、除烦、解渴、清热

应用举例

①治渴欲饮水不止者:文蛤五两。上一味,杵为散,以沸汤五合,和服方寸匕。(《金匮要略》文蛤散)

②治痰饮胶结不化,为咳逆、为胸痹者:文蛤一两(烧存性,研极细末),姜制半夏、胆星、厚朴、陈广皮、白芥子、于白术、枳实各一两(俱同麸皮拌炒)。上研为末,每早晚各服一钱,食后白汤调服。(《方脉正宗》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2~4钱,或入散剂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注意事项

《本草经巯》:"病属邪热痰结者宜之,气虚有寒者不得用。"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圆蛤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