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下参

中药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的天然药材,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。本文将介绍“月下参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让大家深入探索中医药学的奥秘之处。

名称

月下参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月下参、小草乌、惊药、云南飞燕草、鸡脚草乌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(1)滇川翠雀花,根多呈结节状,有的两端膨大成哑铃状,长1.5-5cm,直径4-12mm。表面灰褐色,具纵纹,有的表皮脱落,可见棕色纤维,具较多的不规则突起和须根痕;顶端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,下部丛生须根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,黄色。气微,味辛、苦。

(2)云南翠雀花,根圆柱形,长2-6cm,直径1-6mm。表面棕褐色,具弯曲纵纹及须根痕;根头外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较平坦。气微,味辛、苦。

图片

中药材月下参图片

药性

毒、温

味道

辛、苦

功效

定惊、止痛、祛风湿、通经络、散寒止痛、祛风除湿

用法

1~2钱,水煎服,或干粉1~2分,吞服。 内服:煎汤g,研末,0.3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泡酒搽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月下参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