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木

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,凝聚了千百年来医学智慧的结晶。本文将介绍“摘木”的别名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等知识,探索其中的医学奥秘,带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之处。

名称

摘木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刺杨梅、对节巴、酸梅簕、札梅、刺晚、对接木、瘤毒藤、摘木、雀梅酸、五金龙、岩溪蓄、对节刺、雀梅藤

出处
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 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来源

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图片

中药材摘木图片

药性

味道

归经

肾、肺

功效

生肌、化痰、降气、祛风利湿

应用举例

治水肿:雀梅藤二层皮。朱砂一钱五分,绿豆粉一两。研末为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开水送下。(福建) 治水肿: 雀梅藤二层皮,朱砂一钱五分,绿豆粉一两。研末为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丸,开水送下。 (福建)

用法

内服:煎汤,0.5~1两,或入丸剂。外用:煎水熏洗。 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摘木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4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