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阳

穴位刺激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应对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,如失眠、头痛和消化不良。本文主要介绍人体穴位至阳穴的归属分类、操作方法、有哪些功效、解剖、具体位置图解和古代文献等相关知识。

穴位名称

至阳

穴位编码

GV9

穴位分类

督脉

操作

斜刺0.5~1寸。

主治

(1)黄疸。

(2)身重。

(3)腰背痛。

解剖

皮肤→皮下组织→棘上韧带→棘间韧带。浅层主要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、静脉。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(后)静脉丛,第7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7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。

穴位定位

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。

取法:两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处。

至阳穴位置图解

古代文献

《素问·刺热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
《甲乙经》:“寒热懈懒,淫泺胫酸,四肢重痛,少气难言,至阳主之。”

《玉龙赋》:“至阳却疸,善治神疲。”

出处

沈雪勇.经络腧穴学[M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8

以上内容就是人体穴位-至阳穴的穴位图解及功效相关知识,相信大家已经对其有了基本的了解,本文内容摘自《经络腧穴学》,如有记录不全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5 分享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