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地蜈蚣

中药材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医药智慧,是中医药学的瑰宝之一。本文将介绍“钻地蜈蚣”的别名、性状特征、炮制方法、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等知识,探索中医药学的深厚底蕴,让大家领略中药材的神奇魅力。

名称

钻地蜈蚣

类别

药材

别名

多羽节肢蕨、地蜈蚣、搜山虎、爬地虎、过山龙、爬山虎、过山龙、石连姜、钻地风、钻地蜈蚣、凤尾草、毛消、毛虫、搜山虎、凤尾搜山虎

出处
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

来源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性状

性状鉴别,呈长圆柱形,一端钻形,稍弯曲,长6-11cm,宽1-1.5cm。表面暗棕褐色,具凹陷的叶痕、残留鳞片及点状根痕。质坚,味苦涩。

图片

中药材钻地蜈蚣图片

炮制

取根茎除去须根,洗净,放入子母火中烧半小时,括去皮毛,切片晒干。 取根茎除去须根,洗净,放入子母火中烧半小时,括去皮毛,切片晒干。

药性

小毒、微寒

味道

苦、微涩

功效

止痛、降火、活络、通大便、消积滞、利尿、通便、消积、祛风活络

用法

1~2钱。 内服:煎汤,1~2钱。或配蜂蜜服。 内服:煎汤,3-6g;或泡酒;或配蜂蜜。

注意事项

生用性蒙,熟用性缓,故须炮制。

老年人体虚及孕妇忌用。 年老、体虚及孕妇慎服。

看完本文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中药材“钻地蜈蚣”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,本文数据摘录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相关书籍,如有记录不全、错误或其他观点,欢迎大家留言反馈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yaocai的头像-青囊智
相关推荐